尊龙凯时·(中国)人生就是搏!

万柯访谈录:“公地悲剧”与恩杜古效应 2018.11.05

2018-11-05 专栏&快讯 3992

原创: 万新宇  达尔万  

访问者:万新宇,简称:万

受访者:柯玉鹏,某研究院院长。简称:柯


万:柯院长,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给了研究气候的,为什么?


柯:呵呵,不是的。诺德豪斯也是经济学家,他获奖只是因为将气候变化融入了宏观经济学分析中罢了。你还记得你们深圳九月份的超级台风-山竹吗?


万:当然,历历在目:狂风肆虐、暴雨如注,摩天大楼在飓风中摇摆……


柯:我深圳的一位朋友事后微信给我:“那一刻才明白:人类的强大徒有虚表,山竹面前就像一只蝼蚁,内心充满了恐惧”……


万:你为什么突然想到了山竹?


柯:就在这个夏天,英国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旱;山火在北美连绵不绝;东三省酷热难耐,空调销量增加了1726%……


万:你是说,台风与全球高温有关?


柯:台风的成因有两个:一是高温二是水汽。蒸腾的暑气,在海上形成暴虐的气旋,所以各种名号的台风,接二连三地扑向大陆……


万:好像今年的台风特多?


柯:据测算未来4年,全球气温持续升高,将会有更多的台风生成。诺奖委员会认为,正值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50周年之际,颁奖给诺德豪斯就是希望传递一个信息:地球变暖是个大问题,急需一个全球性解决方案……


万:很严重吗?


柯:今夏,北极圈气温升到了32℃,融化的冰雪注入大海,高温让水体膨胀,推动海面上涨……


万:再涨下去沿海地区不就被淹了?


柯:最近看了一篇博文叫《温吞的末日》,它介绍到:北极冻土层下有一座特殊的地窖。窖内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6亿颗种子,82.5万个品种,浓缩着人类1.3万年的农业史……


万:干嘛用的?


柯:它被称为“末日种子库”。圣经中诺亚方舟停泊于传说断裂之处,而现实版的方舟,就藏身于冻土层下。你懂的……


万:你是说:人类在考虑身后事?


柯:呵呵,2008年建成时,入口处还白雪覆盖,如今却泥土外露。2016年北极高温时,融化的冰水,一度冲进隧道十几米才被冻结……


万:人类尚在,冻土层快撑不住了?


柯:科学家们试图迁移种子库,可放眼望去,哪里还是安全之处?全球在变暖,日积月累上涨的海水,指向一个温吞而残酷的末日……


万:温水煮青蛙?


柯:1981-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.48℃。主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,排放出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,预计到2030年还将再升高1~3℃……


万:联合国为什么不管一管,难道是吃干饭的?


柯:你倒是错怪了他们。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,由153个国家在巴西的里约签字。但落笔之时就是吵架之始……


万:为什么?


柯:国际能源机构的调查表明,美中俄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球总量的一半。但是,谁减排?谁出钱?谁监督?谁打头儿?老大和老二吵作一团,直到1997年,争吵的各方才通过了《京都议定书》,以做生意的方式来量化温室气体排放……


万:有用吗?


柯:好像木用。不同国力的国家,有不同的排放额度。然鹅,额度如何分配又是吵声一片。好在2015年197个国家签署了《巴黎协定》,但,目前只有16个国家制定了与《巴黎协定》目标一致的法律。一边是末日的海水拍打着人类的堤坝,一边是人类的菁英无休止地争吵……


万:好奇怪:既然对大家有好处,为什么执行起来这么难?


柯:这就美国经济学家哈丁1968年首次提出的概念:“公地悲剧”……


万:什么,公地悲剧?


柯:哈丁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:一群牧民在一块公共草场上放牧。大家都想着多养些羊增加收益,但羊的数量已很多,再增加的话,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……


万:那就减少放养量呗。


柯:但是,我少养了别人就会多养。每个牧民都打自己的小算盘:多养羊多收益,而草场退化的代价则由众人负担。如此,“公地悲剧”就上演了……


万:最后谁也养不成?


柯:由于缺乏约束条件,每个牧羊人明知“公地”会退化,但个人博弈的最优策略仍然是增加羊的数量,最终,牧场退化或废弃。“公地悲剧”又叫“公有资源的灾难”,就是个人在利用公共资源时存有私心……


万:全球气候问题也这样?


柯:是的,如果木有管制,地球环境也会成为“公地悲剧”,每个国家为了自己的发展无节制地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,长此以往,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“温室效应”,不仅危及经济增长,也会毁灭人类社会……


万:太可怕了!


柯:洛克说:财产不可公有,权力不可私有。放眼望去,每个公共渔场都在遭受过度捕捞;每片公共森林都在遭受过渡砍伐;每个公共小区的绿地都在经受无谓的践踏……


万:原因就在于是“公地”?


柯:当事人都知道资源过度使用会枯竭,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恶化感到无能为力。而且还抱着“及时捞一把”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。所以,公产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过度使用是结果,而不是原因……


万:那国-有企业是否也这样?


柯:具有“公地”特性的国有企业逻辑上看也会发生这样的悲剧,比如前苏联的集体农庄和40年前的人民公-社都具有这样的性质。人性的自私是一个必要条件,而公产缺乏有效监管是另一个必要条件......


万:柯院长,我有一个问题,人类为什么这么短视?


柯:因为自然进化下的生物在生存竞争中,都不是很有远见的。鳄鱼才不管自己的种群是否会绝种,大鳄鱼对小鳄鱼照吃不误(注1),人类其实也差不多。纵然地球遭到日益变暖的威胁,世界环保组织召开的会议门口还是停满了大排量的豪华车……


万:感觉人类很蠢?


柯:其实也不是。生物是否有远见和智商木有关系,完全是由生存竞争的逻辑决定的。远见,除非特别有必要,否则,远见是很难进化出来的……


万:什么意思?


柯:进化是被“近前因素”的力量左右的。比如动物交配是为了留下后代,但进化方案并不是让动物具有智商去理解交配和物种延续的意义,而是通过一种生理反应实现了留下后代这个有意义的“阴谋”,这就是“近前因素”的原理……


万:不太明白。


柯:这样说吧,假如“上帝”要设计一种动物,成功与否有两个目标:一要具备生存能力二要具备繁殖能力。实现的途径有很多,但饥饿感和性冲动更容易实现这两个根本目的,这就是“近前因素”形成的基本逻辑……


万:近前因素阻碍了远见的实现?


柯:呵呵,比如有一种蚂蚁会储存腐烂的植物来种植蘑菇以供食用,这种行为从客观效果来说是有远见的。但我觉得这不过是人们从结果去推断原因而已:从蚂蚁的角度看,它们储备植物时就是受某种近前的本能驱动,最后长出蘑菇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……


万:主观在于眼前利益,客观造就长远意义?


柯:是的,远见实际上是非常难得的品质,原因在于“远见”不是一种具有适应性的品质,自然选择很难让人类富有远见......


万:为什么?


柯:在旧石器时代,我们的远祖关心的环境,仅限于周边几十里,见过的物种,不过是几十个。一辈子碰上的人,也不过百十人,木有必要进化出一种宽容对待遥远大陆上其他群落的基因……


万:很现实呀!


柯:呵呵,保护我们这个星球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,最大化群体内部友好关系,将群体之间的敌意压至最低。从人类预设的思考能力来看,这类崇高的目标太遥不可及了,牵涉的时间范围也太长……


万:共产主义是好,但是太遥远?


柯:去年夏天,我们全家去美国度假,大刘(注2)带我们看了一场电影,叫《关于施密特》。故事情节很简单:一个美国老人施密特认养了一个叫恩杜古的非洲孤儿,老头儿木完木了地给恩杜古写信……


万:看来男人也要倾诉?


柯:他写了那么多的信,不过是些琐碎无关的小事。就在影片的末尾,施密特突然发现,恩杜古既不会读也不会写……


万:没上过学?


柯:是的,负责照料小孩的修女黛丝代笔回了封信,并附上了恩杜古的一幅画:蓝天艳阳下,一个大人拉着一个孩子的手。这幅画的场景以质朴的情素打动了所有在场的人,我老婆当场泪奔……


万:确实很暖心!


柯:接触一个远方的小孩—透过微小而意义重大的善意之举,认识一个有名有姓、有视觉形象、活生生的小孩—施密特的人生从此有了意义,他当即决定去非洲看望恩杜古……


万:这就是“恩杜古效应”的由来?


柯:算是吧。为了呼吁世界上的好心人关注非洲饥饿儿童的状况,一个非营利组织发起了“收养一个孩子”的号召。这部电影《关于施密特》就是为这个目的做出了鲜活可爱的描述……


万:看来把问题放在一个“触手可及”的背景下,更能打动人心?


柯:是的,人类的大脑很难对集合概念聚焦,因为它模糊,木有清晰的边界,很难记忆。比如“一群羊”,可能有白羊有黑羊、有公羊有母羊、有老羊有羊羔、有山羊有绵羊......


万:内涵模糊?


柯:你很醒目!较之于那些成千上万无名无姓、面目模糊的非洲饥儿,施密特们更关心一个有名字、有样貌的孩子。虽然这是一种不理性的道德计算……


万:理性的说法是:关心多个孩子比关心一个孩子更好?


柯:但在我们大脑进化的远古岁月里,这种明显的不理性计算,确是一种合理的道德选择;我们只关心“那一个”,或是我们的直系亲属、旁系亲属、友人、社区、圈内熟人。这种效应深且而情绪化,但很管用……


万:这有点儿“精准扶贫”的意思?


柯:精准扶贫用的就是“恩杜古原理”。今年初,我老婆也尝试资助了一名11岁的小女孩,她来自云南开远的一个自然村,那里是在海拔2800米高山深处的小村落,周边木有洁净的水源……


万:你老婆怎么找到她的?


柯:“妇联平台”告诉她:每月的小额捐赠“能帮助小欧弟和家人获得清洁水源,能帮助她的父母和老师建立起教育伙伴关系”……


万: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啊。


柯:网站上有我老婆赞助的小女孩的照片,还附有一些细节—她喜欢读书,一回家就帮忙做家务,喜欢跳皮筋,身体很健康—从而强化了我老婆对她的依恋感……


万:这就是你刚才说的“那一个”?


柯:对!另外在“虚拟空间”里还能立刻搜索到那个小山村,从而也拨动了她脑袋里多巴胺奖励网络的琴弦,拉近了几千里的距离……


万:真不错,给你老婆点个赞!


柯:谢谢。你看,通过市场、网络和道德的力量,把一个全然的陌生人变成了我的家庭荣誉成员,小欧弟还成了我女儿的朋友,她也时常寄一些文具给欧弟……


万:人性的奥秘无穷啊……


2018年11月5日于龙岗

备注与参考

注1:母鳄鱼在照看刚出生的小鳄鱼时,是无法找食物的,如果它支持不下去了,可能会吃掉一两条自己的孩子,为了有精力继续照看剩下的孩子。

注2:柯院长的清华同班同学,现在谷歌任职,曾在访谈中多次出现。

参考:360百科

参考:参考:《达尔文密码》,著者:孟庆祥,中信出版社,2007年9月第一版


扫描二维码

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

0755-26719988(工作日) 扫描微信
友情链接:百度一下 搜索 360搜索 网站首页
尊龙凯时(中国)人生就是搏!